股份支付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金額是指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中,企業(yè)因獲取職工或其他方服務而確認的資本公積金額。該金額以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,并在等待期內分攤計入資本公積(其他資本公積),最終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。這一概念是初級會計考試《初級會計實務》的核心考點,考生需重點掌握其核算規(guī)則及會計處理邏輯。
核心公式:
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金額=授予日權益工具公允價值×可行權權益工具數(shù)量
示例:某科技公司2025年向高管授予1,000股股票期權,授予日公允價值為每股15元,等待期3年。每年末需分攤資本公積金額為:
1,000×15÷3=5,000元/年
股份支付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構成與分類
1.權益結算與現(xiàn)金結算的區(qū)分
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: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作為對價,計入資本公積(其他資本公積),直接影響所有者權益。
現(xiàn)金結算的股份支付:以現(xiàn)金或其他資產結算,計入應付職工薪酬,屬于負債范疇,不影響所有者權益。
考試重點:考生需嚴格區(qū)分兩類結算方式,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是初級會計實務的核心考點。
2.資本公積(其他資本公積)的核算
授予日處理:按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確認資本公積,同時計入成本費用(如管理費用)。
等待期處理: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根據(jù)可行權權益工具數(shù)量的最佳估計調整資本公積。
行權日處理:將累計資本公積轉入股本和股本溢價,不確認后續(xù)公允價值變動。
案例:某制造企業(yè)2025年授予員工限制性股票500萬股,授予日公允價值8元/股。等待期2年,第一年末預計可行權數(shù)量為400萬股。
第一年末計入資本公積金額:
400×8÷2=1,600萬元
會計分錄:
借:管理費用1,600萬
貸:資本公積——其他資本公積1,600萬
會計處理步驟與實務應用
1.權益結算股份支付的三階段處理
授予日:
立即可行權的股份支付:直接按公允價值計入資本公積和成本費用。
需等待期的股份支付:僅作備查登記,暫不進行會計處理。
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:
按可行權權益工具數(shù)量的最佳估計分攤資本公積。
易錯點:若后續(xù)信息表明可行權數(shù)量變動(如員工離職率調整),需重新計算分攤金額。
行權日:
按實際行權數(shù)量結轉資本公積至股本溢價:
借:資本公積——其他資本公積(累計金額)
銀行存款(員工行權支付金額)
貸:股本(面值)
資本公積——股本溢價(差額)
2.集團內股份支付的特別處理
結算企業(yè)以自身權益工具結算:
結算企業(yè)借記“長期股權投資”,貸記“資本公積”。
接受服務企業(yè)借記成本費用,貸記“資本公積”。
示例:
某集團母公司A以自身股票結算子公司B的股份支付,2025年確認管理費用200萬元。子公司B的會計處理為()。
答案:
借:管理費用200萬
貸:資本公積——其他資本公積200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