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企業(yè)資產負債表主要采用賬戶式結構,其核心特征是左右分列,左方為資產項目,右方為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項目,嚴格遵循“資產=負債+所有者權益”的會計恒等式。
賬戶式結構
賬戶式結構將報表分為左右兩方,直觀體現(xiàn)企業(yè)資源的來源與運用:
左方(資產項目):按流動性從高到低排列。
流動性強的資產靠前:如貨幣資金、應收賬款、存貨等(流動資產);
流動性弱的資產靠后:如固定資產、無形資產、長期股權投資等(非流動資產)。
案例說明:某制造業(yè)企業(yè)資產負債表中,“貨幣資金”列于資產首位,反映即時支付能力;“固定資產”按原值減累計折舊填列,體現(xiàn)長期投資價值。
右方(負債及所有者權益):按清償時間由近及遠排列。
短期債務優(yōu)先:如短期借款、應付賬款(流動負債);
長期債務居中:如長期借款、應付債券(非流動負債);
所有者權益置后:如實收資本、盈余公積(清算時最后分配)。
報告式結構:特殊場景的補充形式
除賬戶式外,報告式結構(垂直排列)亦需了解,但其應用較少:
格式特點:資產列于上部,負債居中,所有者權益置底,按“資產-負債=所有者權益”原理排列。
適用場景:上市公司因報表寬度限制,年報中多采用此格式。
案例對比:某上市公司年報中,資產總計1000萬元,負債600萬元,所有者權益400萬元,垂直列示更適應篇幅要求。